追着秋光,奔向黄土高原,环绕晋陕大峡谷,划了一个秋色斑斓的圈圈。
太原向北,深入芦芽山国家地质公园;探访晋北山村、碛口古渡;西渡黄河造访陕北榆林,登临统万城、镇北台,穿行红石峡;转向西南领略靖边波浪谷、甘泉大峡谷;折向延川俯瞰黄河蛇曲,亲近壶口瀑布;东渡黄河再跨吕梁山折返晋中。
如果这组图片令你愉悦,不是我的视角出彩,而是祖国的黄土高原,大美!
行走黄土高原,既要有微观的凝视,也要有宏观的巡视,线路和时机的选择也算是一种智趣。陕北的春季多风沙、夏季多雷阵雨和冰雹,冬季严寒,而秋季则温度适中,凉风送爽,可尽赏黄土高原的蓝天白云和金黄色彩。

一、芦芽山国家地质公园

吕梁山区秋光正艳,寻访黄土高原的旅程从芦芽山起步。这里是汾河、桑干河的源头区,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似乎没有很大名声,却具有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自然保护区等多种身份。
三晋人民的母亲河汾河。作为黄河第二大支流,其流经区域是中国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传统认为汾河发源于山西宁武县境内管涔山脚下,黄土高原东部在汾河流域崛起。
汾河受吕梁山、太行山构造体系的影响,在一连串的地堑盆地中发育成河。《水经注》用优美的文字描述了汾河的源头:“汾水又南,与东、西温溪合,水出左右近溪,声流翼注。水上杂树交阴,云垂烟接。自是水流潭涨,波襄转泛……”将汾河源头青峰叠嶂、云蒸霞蔚的景象描绘得有声有色。
黄土高原以如此明丽的表情,接待了来自江南的访客。芦芽山境内地形复杂,垂直高差达1300米之多,是世界罕见的生态基因库,有近千种植物。森林保护区有“华北落叶松的故乡”、“云杉之家”的称誉。
热情的秋色转眼把我们引领到一个神秘的万年冰洞。黄土高原,万年冰洞?感觉自己的想象力不够。
那就眼见为实。相信我,没有带“有色眼镜”。我的照相机镜头也没有加彩色滤镜,相反,上这组图片时,还特意减弱了原片的色彩。
冰洞形成于新生代第四纪冰川期,距今已有300万年。以本地洞外的气候条件,根本构不成结冰的环境,而洞内一年四季冰柱不化,越往深处冰越厚。它是全国迄今发现的最大的冰洞,也是世界上迄今永久冻土层以外发现的罕见的大冰洞,而且与冰洞相距不到二百米,有一处千年不熄的地火,当地人称千年火山。冰火本是相克,却奇妙地共存于同一山上。
冰洞的位置海拔接近2000米,分为三层,深约百米。现在开放的区域可以下冰梯、过冰栈、钻冰洞,到各层观光。冰柱、冰帘、冰瀑、冰花、冰佛、冰床、冰钟、冰菩萨等,千奇百怪、不一而足。
第四纪冰川的最后一块残冰,幸运地保存在管涔山的阴面一个古老的石灰岩洞中。洞内大大小小的景致晶莹夺目,或婀娜多姿,或雄伟壮丽,犹如玲珑剔透的喀斯特溶洞。
冰洞是一个很深的正方形“口袋”,冬季,冰洞上面冷空气重,会沉入洞内,洞内的热空气上升,形成对流。夏季,上面的暖空气轻,停止了对流。一年四季冰洞内都可以保持低温,这就是冰窖机理。
好吧,让我再想象一下:暗夜中,瀑布在深谷中倾泻,激流声消失在空洞远处,无人倾听......
晚霞里,阳光照进了神殿,红色的砂岩石柱如在燃烧.....
我的惊鸿一瞥,它的百万年长久。大自然的神功伟力,只有黄土地的春风秋光才能参透。

二、碛口古镇

吕梁山西麓、黄河之滨的碛口古镇。明清至民国年间,凭借黄河水运,一跃成为北方商贸重镇,享有“九曲黄河第一镇”之美誉,是晋商发祥地之一。细雨蒙蒙里隔着黄河眺望,昔日晋陕商道水陆码头的盛景犹存。
当时西北各省的物资源源不断地由河运而来,到碛口后转陆路由骡马骆驼运到太原、京津、汉口等地,回程时把当地的物资经碛口转运到西北。镇里还完好保存着丰富的明清时期建筑,有货栈、票号、当铺等商业性建筑和庙宇、民居、码头等,几乎包括了当年漕运商贸集镇的全部类型。镇里百姓生活古风犹存,是一座“活着的古镇”。
走进碛口镇两公里外的西湾村,抬头看,满树的枣儿红了。西湾一带山多地少,惜土如金,村子就建在山的斜坡上,坐西北朝东南,避风向阳,靠山近水。
村里的几十户人家几乎都姓陈。靠着黄河船运发迹的陈氏家族,历经明末到民国300年逐步修建而成。迁居始祖利用碛口的商贸条件,开店经营各种物资发达起来,成为富商后建起了村落,以后的数代人把西湾村建成了一个拥有几十座宅院的城堡式建筑群。
西湾民居设计奇特,整个村落由五条南北走向的竖巷分隔开来,分别寓意金、木、水、火、土五行,代表着陈氏家族的五个支系。巷子的地面用石块铺砌,两侧有石护墙,有的地方还建有堞楼和供巡视的墙道。只要进入一座院落,就可以游遍全村,可谓村是一座院,院是一山村。
村里的房子大多是城堡式的高墙大院,有些虽然几近废墟,仍可窥见当年气派。日寇侵华期间,西湾古民居遭受破坏,现今还遗存30多座古建筑。各家的大门、垂花门、照壁争奇斗艳,各显风流,建筑形制,各不相同。木雕、石雕、砖雕造型精美,独具匠心。
大院里的灯笼、石榴红红火火。西湾民居是典型的黄土高原建筑特色的晋商老宅,正房多数为明柱插檐式,青砖拱券顶,纯白灰灌浆勾缝,至今十分坚固。廊房、客厅、绣楼等多数为硬山顶。顺着山坡修建的,上面人家的院子就是下面人家的屋顶。有外国学者评价它体现了人与山地的完美和谐,创造出具有独特风格的“立体交融式”的乡土建筑。
这里的沟峁山梁,记载着岁月的苍桑。近些年来村民们在沟沟岔岔打坝堰,山山峁峁修梯田,黄土塬土不下山,水不出沟,只见满山遍野红枣林。盆口粗的枣树或苍劲硬朗,或扭腰舞枝。这时节,枣树上挂满了点点红果,令人垂涎欲滴。
沿着黄河边上的婉转的山道,走进碛口古镇南3公里处的李家山村。一座典型的晋北大院,秋光里色彩绚丽。
明成化年间,李氏家族由临县下西坡村迁往此地,经世代繁衍,到清中叶已成大户。时值碛口商阜繁荣,李家“踏浪黄河”,生意通四海,财源达三江。
李家山村的建筑依山坐楼,多以砖拱顶(窑洞)四合院为主,水磨砖对缝砌筑,砖、木、石雕及精美匾额比比皆是。
昔日东财主家院门楼上的“麒麟送子”。现在李家山村有大大小小百十来个院子,400多孔(间)住舍,居住着220多户人家。西面清代建筑群,多为李姓居住,虽有破损,还算基本保存完好。
画家吴冠中到李家山采风时惊呼:古村相对封闭,像与世隔绝的桃花源。这样的村庄,这样的房子,走遍全世界都难再找到!
近年来这里的山村不再闭塞。黄土高原东部的吕梁山区,现在已经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四通八达。

三、榆林高家堡、红石峡、镇北台

我们从山西碛口古镇附近跨过黄河,进入陕西佳县。
从香炉寺眺望黄河。佳县城东的香炉峰峰顶,东临黄河,三面绝空,仅西北面以一狭径与县城古城门相通。香炉石凌空而起,断桥惊险异常。置身其上,凌空欲飞;低头俯瞰,黄河奔流;佳临黄河大桥横贯东西,如龙卧波。
香炉寺创建400多年以来,虽历经风雨仍卓尔不群,成为秦晋黄河大峡谷的独特景观。可惜是阴天,没有呈现出“日照香炉”的光彩。
继续向西,来到榆林市神木县。高家堡是神木乃至整个陕北较为完整的一座城堡,也是陕北四大名堡之一。高家堡历来是边塞重镇,也是一座商贸文化大镇,当年的中兴楼风采依然。
高家堡古镇始建于明正统四年,是长城边关一处重要的军事营盘,与镇川堡,瓦窑堡,安边堡统称为延绥四大名堡。民居具有北方古城特有的建筑风格。这是京式四合院。
大户人家的四合院飞檐踞兽,建构具有浓郁的京城风格,时人雅号“小北京”。其建筑格局有“丹凤亮翅”、“八卦扶鸾”、“太极两仪”等称谓。所用砖、瓦、木、石雕彩绘极尽工巧,遗韵久远。
高家堡以前是商贸集散重镇,北通河套,南接河东,商事如流,人称“旱码头”,而现在老乡们的生活看似波澜不惊。在这里取景拍了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之后,又进入了“外面的世界”。这位大妈看起来见多识广,主动要求上镜哦!
作为长城要塞的袖珍城堡,高家堡具有北京、西安、平遥等古城所不可替代的独特内涵,如今这里的历史文化遗存有的已被破坏,有的正在遭遇人为和自然的双重消解。不能仅仅让老乡来守望,保护开发的潜力与价值已经引起外界关注。
榆林红石峡,位于城北4公里的石崖上,红岩对峙,柳树成荫,南北山崖之间的榆溪河水,穿峡而过直达城西。
峡谷里一片青翠金黄,流水清冽,景色宜人。夕阳西照时,如红霞铺展。天气晴好,我们欣赏到了“红山夕照”的风采。
红石峡的开凿可追溯至宋元,留下了令人称奇的石窟艺术。历代驻守榆林的文人墨客乃至武将,都喜来此题刻以抒发豪情壮志,河谷两岸崖壁上留下了琳琅满目的摩崖石刻,被誉为“塞上碑林”。此处的“大漠金汤”,清光绪二十五年延绥总兵龙得胜所题,寓意红石峡关雄地险,坚不可摧。
“威震九边”、“汉蒙一家”等题词,历经风雨依旧雄健苍劲。这里大小摩崖石刻有185块,大的约6米,小者寸许,篆、隶、楷、行、草齐全。从题字的内容,可以看出榆林古时“九边重镇”的地位。
“溪壑廻春”、“天外奇峰”赞美红石峡的风光绮丽,景色宜人。
晚清著名将领左宗棠所题“榆溪胜地”颇有文采。
明嘉靖四十四年,巡抚刘敏宽题刻“华夷天堑”,将榆林边塞形容为不可逾越的天堑。
形容军事地位之险要如“长天铁垛”。而“天成雄秀”是红石峡唯一的一块蒙文题刻,清乾隆年间榆林知府白德明题写。
这幅题刻既有阴刻手法又有阳刻手法,将两种篆刻方法融合在一起,实为罕见的古代摩崖石刻。看到石刻上方黑色的斑迹吗?那是渗漏出来的原油。榆林地区有比较丰富的地下石油资源,附近有著名的长庆油田。
这些摩崖石刻文采飞扬,笔力雄健,在“红山夕照”里,张扬着边关雄风。
这个凌空修建的阁楼是翠然阁,晚清时又称“凌云阁”。历代文人雅士在这里把酒临风,品茗赏酒,即席赋诗。古石窟内原有石造像、泥塑像、浮雕刻等为明代所创,后来遭到破坏。现在大小石窟33处,大多分布在东崖。较大的有圣母殿、大雄殿、观音堂等。
镇北台,雄踞于榆林城北4公里外的红山顶上,由青砖包砌的四层方形城楼据险临下,控南北之咽喉,如巨锁扼边关要隘,是古长城沿线现存最大的要塞之一。
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镇北台是明长城遗址中最为宏大、气势磅礴的建筑之一。一座古台,千年砖石,被人们赞为“万里长城上一块坚硬的脊椎骨”。
古人形容登上镇北台叫做“高明壮丽”。在镇北台顶远眺,正有此感。方圆几十里内的塞外风光,沙漠、戈壁、草滩、黄河以及三北防护林,在金秋的夕阳里构成了无比绚丽的彩色画卷。
西风,古道,斜阳,当古诗词里的场景清晰地映现于眼前时,我们仿佛还能从风中听到当年匈奴的铁骑奔突,听到汉军的旌旗猎猎和将士的厮杀呼号。
极目天际,残阳如血。遥想沙漠边关,曾经是怎样的长兵短戈,战马嘶鸣。那种残缺之美带给人们恢宏震颤,见证边塞战士的热血守望,记载一个民族的历史沧桑。
这些边塞古老的毛头柳,为什么会被现代的人们保护、崇敬?我以为,是体现了一种“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坚强意志。

四、沧桑统万城

进入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的交界处,榆林靖边县城北58公里外的红墩界乡白城则村,一座匈奴人的都城统万城遗址赫然矗立。其城墙为白色,当地人称白城子。白色城墙与匈奴民族的“尚白风俗”可能也有一定关系。
这是东晋时匈奴贵族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国的都城遗址,已经历了近1600年沧桑。它是匈奴民族在世界上留存至今唯一的都城遗址,代表着游牧民族打破了中国农耕民族长达数千年的建城垄断。
遗址白色的墙体,林立的马面,高耸的角楼,独特的“祟台秘室”结构和雄伟的宫殿楼观遗址,清晰地勾勒出这座以“一统天下,君临万邦”之意而命名的大夏国都城的轮廓和规模。
统万城是一座历史文化纪念碑,体现了匈奴民族和古城的兴衰、北方少数民族游牧文化与中原汉族农耕文化的交融;遗址的发现,对于研究十六国时期的文化以及当地的生态环境变迁,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现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正在申遗进程中。
统万城筑起了三道立体防御体系。第一道是河流,由红柳河、纳林河夹道形成三角台地,两面临河,统万城坐落其中;第二道是外郭城,是外围的一道城墙。第三道是“虎落”与夯土城垣、马面、垛台、护城壕、铁蒺藜等。这种防御体系代表了当时城市防御的最高水准。
统万城建成后,无论在规模、布局及建造方法等方面,都体现出在地理位置及战略地位上的重要性。如今城内主要建筑、道路均已无存,仅遗留下高大的夯土台基。眼前天幕阴沉,西风呼啸。
统万城也是沙漠历史地理考察的典型例证。它的兴衰反映了人地关系的变化和生态环境的变迁,揭示了人类活动对脆弱生态环境的巨大影响。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城址周围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当地注意生态的修复,老乡种下的这棵榆树渐渐长大,成为“孤独的守望者”。忽然感悟:有生命延续的地方,历史不会荒芜。

五、靖边波浪谷

走出统万城遗址,转入内蒙古境内,意外地在巴图湖畔品尝到了黄河鲤鱼。穿行于毛乌素沙漠边缘斑斓的杨树林,折向陕北靖边。
北纬35°附近有两处世界上最大、最美的砒砂岩景观,一个是位于中国陕北靖边县的波浪谷,一个是位于美国的亚利桑那州北部的帕利亚峡谷。地质构造一个形成于一亿年前的侏罗纪年代,一个形成于六千万年前,却都呈现出由数百万年的风、水和时间雕琢砂岩而成的壮丽奇观。
靖边波浪谷位于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交汇地带的陕西靖边县龙州乡闫家寨,当地人称“红石峁”。生成于地球历史中地质最活跃、生物最繁茂、动物最庞大的时代。可分为火焰丹霞区、地心丹霞区、水上丹霞区三部分。如遇大雨,村道湿滑泥泞难以进入。
红色沙石像泥石流一样呈现出一种流水状,一圈圈、一坨坨、一弯弯的向沟壑中涌去。相比美国的帕利亚峡谷,靖边波浪谷的地质构造更加娇嫩和脆弱,看到已经有许多人为的破坏。
无水也成波,无风却起浪。从侏罗纪时期开始沉积的巨大沙丘,不断被一层层浸渍了地下水的红沙所覆盖,天长日久,水中的矿物质把沙转变成了砂岩,成了层叠状的结构。
靖边波浪谷与甘肃张掖的七彩丹霞虽说都是丹霞地貌,但是张掖以色彩取胜,而波浪谷则以纹理以及形态胜出,外形奇特,有着明显的水蚀的痕迹,形成“时光指纹”。
波浪谷又有一种类似西藏札达土林的气势。经过亿万年的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地下的岩石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在周围黄色的高原的映衬下,显得色彩浓郁、壮丽雄奇。
像不像一块巨大的“丹麦面包”?岩石上纤细的纹路,揭示了沙丘沉积的运动过程,反映出每一层砂岩随着沉积矿物质的含量不同,产生了颜色深浅差异。由铁和锰的氧化而产生的红色,往往在交错处和角落里形成更加复杂与抽象的图案,极具观赏性。
那些层层叠叠的石头,就像一大批铺盖在地面上浸染过后晾晒的红色布匹,一层层、一卷卷、一盘盘在秋阳的渲染之下,就像是时间的年轮、厚重的史书,每一层就是其中的一页,真实地记录了千万年以来的沧海桑田变化。
沟沟壑壑里也是怪石嶙峋,千姿百态。人们聚焦着地表的波浪,很少人关注这道伤疤。天然的丹霞地貌,如波浪般铺展开来,席卷而去,声势浩大,苍茫瑰丽。身处其中才惊觉个体的渺小。
当时是下午两点左右,天气晴朗,但光线直白,对于摄影并非绝佳时机。需要用心选取砂岩的生动形态、仰视俯瞰各种角度、利用水中倒影等,表现出特定的氛围。
波浪谷四周山崖的雨水流入盆地形成四座水库,红沙岩环绕在水库周边,形成了“水上丹霞”。蓝天碧水红山崖相映成趣,乘船荡漾如同置身画中。
水边上崖有古石窑数孔,传说是古代附近村民躲匪安身之地;下崖有漩涡石壳,站在石崖畔上望不见石壳可以藏人。
如此画面就不适宜喋喋不休了。静静欣赏就好。
这哪像是《黄土高坡》里苍凉一吼的“大风从坡上刮过”?
“不管过去了多少岁月,祖祖辈辈留下我,留下我一望无际唱着歌”。红山崖感动了:这是在说我吗?
清清碧水表示嫉妒:别忘了还有俺的美颜!
丹崖不语,只是用世人看不懂的条形码,记载着它的身世,几分神秘,几分淡定。
浆声水影里的回眸,一点惊艳、一点留恋。
闫家寨田里的小米熟了。成熟了,心事就多了。耷拉着脑袋思考天地人生?。
鸟儿们伴着晚霞回巢了。天高地阔、自由放飞,这才是农家乐。

六、甘泉雨岔大峡谷

同样在地球上相似的纬度,出现了陕北甘泉的雨岔大峡谷、美国亚利桑纳州北部的羚羊大峡谷。现在我们进入了雨岔大峡谷的桦木沟。刚进峡谷的第一段像是粉刷上了蜂蜜,奢侈的甜蜜招徕着观光者。
陕北发生过强烈地震,一座黄土大山裂开一条大缝,又经过几百万年雨水冲刷,逐渐形成这样一个峡谷。岩壁被水和风冲蚀出一条条清晰顺滑的条纹,犹如波浪起伏绵延不绝。这些沟谷宽度大多在几十厘米到一百多厘米,高度却有二三十米。正午阳光直射时,光线照时来,崖壁映射出鲜艳的红、黄、绿等色彩。
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阳光透过狭窄的裂隙照在奇异复杂的岩石上,刻划出一层层、一幅幅流畅的波纹曲线,并在岩壁上折射出五彩缤纷的迷人色彩,在不同时间、不同角度的光线照射下,色彩不断变化,如梦似幻。
寂静的峡谷里,聆听流水讲述光阴的故事。雨岔大峡谷向我们展示的是经过数百万年的风、水和时间雕琢而成的奇妙世界。
峡壁凹凸有致,身姿曼妙,线条优美流畅,一切都显得那么淳朴、和谐、自然。然而要拍摄出它们的绚丽多彩、婀娜多姿,拍摄者就必须在狭窄的空间里俯仰腾挪,各显身手了。
砂岩呈现出深深浅浅变化的红橙绿和土黄,阳光不到的地方,厚厚的青苔绿意盎然,不经意间抬头望见峡谷上方的一线蓝天,也是树绿叶黄,秋意正浓。
峡谷内有积水淤泥,空间相对潮湿,部分岩石生长青苔,使得砂岩呈现多种颜色,通过光线折射产生多层次的光影效果,造成视觉上的新奇观感,
像是休眠已久的火山口萌发着新的生命。光的直射与折射在这里产生了奇妙的效果。在相机的解读中,更表现出如似梦幻般的意境。
火山与雪山同框,生命之树正在阳光里灿烂。最佳观赏拍摄时机:晴天的11点至15点之间,阳光充足,大广角仰视效果最好,线条优美,纹理清晰,色彩饱满。
秋光里峡谷的岩石呈现出春山的生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比了从美国羚羊峡谷拍回来的照片,雨岔大峡谷的色彩更为丰富多彩。
雨岔大峡谷可以概括为“丹霞地貌峡谷群落”,目前发现了四条沟,从近到远依次为桦树沟、南河沟、龙巴沟、花豹沟。假如你是个有心人,一定可以看得出每个沟的不同画风。
水性绵绵密密,微则无声,巨则汹涌。流水无形,圜必旋,方必折,因势走形,所成风景亦是变化无章。峡谷本身类似泄洪道,雨雪季不能进入。
千万年来,斗转星移,而大自然却是简简单单的只做一件事:千回百转,耐心雕琢,终成华章。雨岔大峡谷是目前国内唯一发现深藏在山脉狭谷之中的丹霞地貌,与羚羊大峡谷相比各有特色,但我觉得这里的色彩更为丰富多样、更具生命活力。

七、延川乾坤湾

延川县城向南50多公里,抵达黄河边的乾坤湾,去领略秦晋峡谷黄河上一道天然景观。到达时已是傍晚。
先去看看周边有些年岁的老窑洞,还保留着原汁原味,当然是无人居住了。一个老院子门口挂着锁。一位当地老乡好心地开了门让我随意拍照。里面的居室年头更古老,绿叶菜倒是长得新鲜。
一早上来看晨雾里的黄河大拐弯。黄河流经陕西延川与山西永和一带时,将秦晋大峡谷冲刷成了像蛇一样蜿蜒的地貌,称为黄河蛇曲,规模宏大,全长50余公里,主要地质遗迹面积56.2平方公里,现在被规划为国家地质公园。
S形的河道形如太极阴阳鱼,环抱郁郁葱葱的青山。大湾的左河道托起一块鞋状的沙丘,人称鞋岛,是黄河中少见的在河之洲。这里水鸟翔集,成为鸟类的天堂。
延川黄河蛇曲是中国干流河道蛇曲规模最大、最好、最密集的蛇曲群。它由北而南延伸,形成了漩涡湾、延水湾、伏寺湾、乾坤湾、清水湾五个大湾。
岸边裸露着峡谷的岩层和大大小小的洞穴,地貌酷似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这是在河水侵蚀以及重力、水力、风力等作用下形成的地质遗迹景观。
好似一顶草帽飘落水中。这是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第的清水湾。天晴时可见山坡上住着人家,炊烟袅袅;岸边草滩上,有黄牛在饮水。不仅景观壮美,还是一幅黄土高原的生活画面。
清道光年间,这里是黄河西岸的一个重要渡口。古渡码头昔日商贾云集,店铺林立,是方圆数百里的商品集散地。现在还保留着一段古城墙,隐约可见当年雄姿。
这里也是重要的关津要隘——清水关,历代时常驻军把守。1936年5月2日,毛泽东率领红军从清水关西渡黄河回师陕北。
俯瞰清水衙门,衙前清水环绕。据说由于清水关的官员清正廉明,“清水衙门”被当地百姓誉为清正廉明的代名词。
岸边雄踞的巨石列队成为“黄河卫士”,在午后的阳光里雄姿焕发。
秋光里,陕西的“红富士”苹果熟了,城里人来摘果子了。今年又是丰收,果农和城里人都高兴。

八、壶口瀑布

黄河流出黄土高原西部之后,由南向北,再折向东,拐了一个直角大弯。因受到吕梁山的阻挡,在内蒙古托克托南边的河口镇处,突然折向南流,进入黄土高原的东部,一路急流南下,将陕、晋黄土高原分开,形成晋陕大峡谷,号称千里长峡。
壶口以上,黄河西岸下陡上缓,在平整的谷底冲成一道深槽,就是在大河槽中套了一个小河槽,黄河的横剖面成谷中谷的形态。
河道中的大禹治水雕塑。《尚书·禹贡篇》中关于大禹治水的记载,是“壶口”第一次在历史文献中出现。春秋时期,壶口是晋国与少数民族狄人的分界线,又是秦晋两国的分疆处,晋国与狄人在这一带先后爆发多次战争。
在险峻的峡谷中,奔腾的急流在垂直下切时遇到软硬岩石交替的地质条件,坚硬岩石形成岩槛或造瀑层,软性岩石被侵蚀成陡峭的阶坎,急流飞越阶坎,当具有一定落差时,便形成瀑布。
黄河在峡谷中穿行,汹涌的波涛如千军万马,奔腾怒吼,声震河谷,当瀑布飞泻,反复冲击岩石和水面时,产生巨大的声响,并在山谷中回荡,恰如万鼓齐鸣,旱天惊雷,声传十几里外。
水流到壶口,400米宽的水面一下子全部倾注到30—50米宽的深槽中,形成瀑布。壶口瀑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
这是转到山西一侧的壶口景象。此处河床形如一把巨大的茶壶,收尽奔腾不息的黄河之水,壶口因此得名。明代人惠世扬诗云:“源出昆仑衍大流,玉关九转一壶收。”
滚滚黄水似从天际倾泻而下。仰观水幕,势如四海倾倒,形似山飞海立。
激流澎湃,巨浪翻滚,水沫飞溅,烟雾迷濛,狂涛怒吼,声震数里。悬瀑飞流形成的水雾飘浮升空,虽然秋阳当空,但在瀑布附近,犹如濛濛细雨,湿人衣衫。
壶口至孟门的5千米400多米宽的箱形峡谷的底部,黄河水流下切,形成一条30—50米宽,10—20米的深槽。黄河水从壶口奔涌下泻后,以每秒数千立方米的巨大流量归于此槽。由于传说它为龙身穿凿,长度约为10华里,故取名“十里龙槽”,是壶口瀑布溯源上移,瀑下深潭随之连续延伸所形成的。
黄河过了壶口看似平静下来。然而“秦晋分疆处,雄关古意多”,壶口至龙门的黄河峡谷段,两岸峭壁耸立,中有黄河天堑,为秦晋天然屏障,因此也是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今天在壶口,可以看到一些观光客面对激流瀑布,组团高歌《黄河大合唱》。
黄土厚重,黄河奔流,金黄秋色,辉煌憧憬------祖国新的旅程正在开启。

本游记著作权归@风中牛铃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